“俺们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机、扫健康码,政务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全程耐心的讲解,手把手的帮我,特别是一个小伙子,全程跟我一起办理业务,真是太感谢他们了!”近日,在河南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,前来办理办理医保业务的张大爷高兴地说。 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的负责人表示,很多老年人办理业务时不方便,对流程不清楚,为此,大厅特意为老年人提供“一对一”服务,全程由志愿者跟踪帮办、导办。 ![]() 在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的门前,各类惠民政策、医保知识宣传展板映入眼帘,两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着搀扶前来办事的老年人、帮助办事群众指路等,志愿服务台上摆放的宣传材料、饮水机、老花镜等办事用品一应俱全。各个窗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办事群众进行答疑和办理,其中有些年龄大的群众不会手机实名验证和网上提交材料,窗口工作人员热心帮助办事群众一步一步操作,在服务大厅随时都能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“谢谢”。 一直以来,辉县市深刻把握“马上办理 马路办公”内涵要义,秉承“求快、求实、求效”原则,抢抓数字化赋能机遇,着力打造“线上线下”一体化服务新业态,构建“宽进、快办、严管、便民”的政务服务新模式,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化、智能化、精准化水平,让政务服务有态度、有速度、有温度。 ![]() 聚焦便民体验,全力推进“就近办理” 针对许多群众反映原政务服务大厅距离城区较远且交通不便,办事不方便等问题,辉县市为让群众拥有“出门即能办事”的良好体验,在交通便利且位于市区中心的文化苑投资1.6亿元建成省内面积最大、设施最先进的县级政务服务大厅,面积由原来的1000平方米扩增至13000多平方米,入驻单位42家,开设服务窗口120个,可办理政务事项2251余项,政务服务的集成度大幅提高,极大缩短了群众的办事距离。同时,为持续优化办事流程、提升服务质效,辉县市积极借鉴先进经验,以“只进一扇门,最多跑一次”为目标,设立了“帮办代办”“跨省通办”“办不成事”咨询窗口和”一件事一次办”服务窗口,并按照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综合窗口出件”模式,科学设置综合窗口,真正实现“进一门、跑一窗、办千事”的服务目标。截至目前,辉县市政务服务大厅共产生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办件4909件。 聚焦线上服务,优化“网上办理”流程 辉县市统筹疫情防控和政务服务水平提升,积极践行“互联网+”理念,开发投用智慧辉县APP,建立“辉县市线上政务服务大厅”。按照“应上尽上、全程在线”的原则,全面汇总整合为普惠金融、养老民生、辉县e通、乡村振兴和共城通办五大版块,185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理,“不见面”审批事项占比达到91%。 聚焦平台构建,加快“社会治理”速度 为有效推动平安辉县建设,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再上新台阶,辉县市以政务服务数据信息资源为依托,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,着力消除“数据孤岛”、打通”信息壁垒”,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打造集数据采集、分析、应用、发布、监控、预警、调度为一体的应急处置平台,实现安全生产、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“一网通管”“一屏通览”“一屏通调”。同时,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深化平安建设、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,强化“党建+”“网格化+”服务管理,构建了“党建+大数据+全科网格”“党建+分拨处置”创新平台,通过城市运行“智慧大脑”,让社会治理要素关联采集、及时更新、马上办理、即刻解决,真正让数据“多”起来、“实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、“跑”起来,推动政务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化、体系化、高效化、便捷化。 聚焦作风建设,提升“马上办理”成效 针对政务服务领域存在的“怕、慢、假、庸、散”等突出问题,辉县市通过开展业务能力培训、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督查、延时错时服务等措施,引导窗口工作人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同时,全面落实河南省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工作制度,每月开展“先进窗口”和“先进个人”评选活动,通过树立标杆、示范引领,使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,让辉县市政务服务环境更有态度、更有速度、更有温度。(图片由程宣祺授权使用) |